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
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for download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V1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87 部分是小说,此外有传记、历史、随笔等。只是在高三年级,为了把握高考作文 写作要点,才读了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选‛。圆圆高考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 许与她研究过那些满分作文有一定的关系;但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她 十几年来持续不断的阅读,和业已形成的良好的文笔,高考前读多少本‚满分作 文选‛也没用。 现在,不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订中 小学生作文杂志。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我看过一些中小学生作文选和作文杂志,上面登的文章当然都还文理通顺,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已不容易了。但它们写得再好,也不过是 些学生的习作,无论从语言、思想还是可读性上,都非常稚气。这些东西只是习 作,不是创作,除了老师或编辑,谁愿意看这些东西呢。 况且很多作文大人指导的痕迹太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甚至有文革遗风, 八股腔调。既不能在语言词汇上丰富孩子的见识,也不能在思想上引导孩子们的 进步,反而教会孩子们在写作中说虚情假意的话。拿这些东西来给孩子读,他们 怎么可能喜欢呢。 不少中小学生作文选的出台非常有意思。 三两个人,弄个书号,租间民房,然后以某个作文大赛组委会的名义向全国 各地广发征文信函。凡投稿的基本上都能被选中,然后就告诉你作文已获几等奖, 获奖作品将集结出版,每本多少钱,至少需要购买几本等。家长把钱寄过去以后, 大部分确也能收到登有自己孩子作品的书,只是书很厚,里面的字排得又小又密, 从目录来看,获奖的人非常多,找半天才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这种作文选的 质量可想而知。 如果说上面一种掏钱买发表的事在盛行一段时间后,已显得有些笨拙;下面 一种新兴的掏钱买发表就显得比较高明,更容易忽悠得家长和教师动心。 我听一位小学老师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国家级教育科研所向她所在的小 学发出共同做课题的邀请。所谓‚课题‛内容,就是小学要征订至少 500 本该所 办的一份杂志。这份杂志专门刊登小学生作文,全年 12 期,每本 6 元。教科所给 每个合作学校的回报是,每年每所小学可在杂志上发两三篇学生的作文,或一个 有关学校的彩色封面。合作校在合作期间可以邀请教科所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