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
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for download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V1

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104 抒写一些自己既没有感觉,又不能把握的‚积极向上‛的观点。这可以解释为什 么目前中小学生有这样的通病: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的,找不到素材和观点, 拼了命去凑字数。 这样做出来的作文可能符合‚规定‛了,但它的负面作用会很快显现出来— —不愉快的、做作的写作让孩子们感到为难,感到厌倦,写作的热情和信心被破 坏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孩子讨厌写作文。 现在中小学作文教学花样何其多,作文课上,老师会告诉孩子很多‚写作技 巧‛。但那些都属于‚小技‛的范畴,最大的技巧‚说真话‛却总是被忽略,甚至 被人为地毁坏着。当一个人干一件事时,如果没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 干不好也干不出兴趣的。失去‚大技‛,其实连‚小技‛也难以获得。 尽管教师在讲‚作文技法‛时都会讲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可学生在实际 写作中很少被鼓励说真话。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道德说教‛意识仍强有力 地控制着学校教育,从孩子开始自我表达的那一天,就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 话语‛,而从不敢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教师对作文的指点和评 判,使学生们对于说真话心存顾虑,他们被训练得面对作文本时,内心一片虚情 假意,到哪里去寻找真情实感呢? 文以载道,文章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情操,中小学生的作文训 练也确实应该肩负起孩子们思想品德建设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小学生的作文 训练首先应该教会孩子真实表达、自由表达,然后才谈得上‚文字水平‛与‚思 想水平‛的问题。把孩子引向虚饰的表达,既不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作文,也达不 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当孩子把真实表达改变为矫情表达,他就开始去说言不由衷的话;当孩子把 自由表达拘束在大人提出的框框里,他的内心就开始生长奴性思想;当他为作文 成绩而曲意逢迎时,他就在磨灭个性,滑入功利和平庸……这些对一个人的思想 品德建设又何尝不是破坏性的呢! 鲁迅说过,流氓就是没有自己固定的见解,今天可以这样,明天可以那样, 毫无操持可言。从小的流氓语言训练,是会养育出流氓的。 ① ① 转引自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79 页。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