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196 知又要有多长一段时间的情感失落。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认为,‚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 经常照看自己的那一两个人,把他们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仅半岁 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突然离去,而丧失对人对物的兴趣,不 开笑脸,不思饮食,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压抑,一儿童长大成人后,毕生处世乐观 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多信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 出生后头两年中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人的态度。‛① 即使这些顾虑都不存在,单为了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的成长,我也要自己带 孩子。这个问题上我几乎没犹豫过。 她爸爸到南方一年后,我也从单位办了留职停薪,开始了一起走南闯北的日 子。我们好几年稳定不下来,工作一直很忙很累;但我们始终把圆圆带在身边, 没让她离开一天。 并非整个过程让我们觉得多么不容易,多么苦多么累,恰恰相反,‚艰苦‛的 时间很短,很快过去。孩子实际上是越来越好带。在父母的亲自养育下,圆圆的 智力和情感两方面都发育得很健康,她身上没有任何让我们头痛的、难以解决的 毛病。包括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我们都一直感觉既简单又顺手。 这方面的轻松,孩子越大越显现出来。我们甚至发自内心地有一种遗憾—— 孩子怎么长得那么快,还没玩够,就突然间长大了。 周围的一些人看见我们似乎从来不为孩子操心,孩子却成绩好,又懂事,觉 得我们做家长很轻松,就羡慕我们命好。 这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家长,当孩子小时候,他们对孩子何等怠慢。 有的人‚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人忙着喝酒应酬;有的人整天沉醉在麻将桌上。 我甚至见过一位母亲,她仅仅是出于对婆婆给妯娌看孩子的嫉妒,就硬要把自己 已经三岁的孩子也送给住在另一个县城的婆婆。这样的父母,孩子小时候,他们 不关注他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到孩子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才对自己 的孩子抱怨连连,感叹自己命苦,感叹做家长不容易。 ① (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中国建设出版社,1989 年第 1 版,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