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
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for download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V1

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216 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单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 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作为雕刻者的父母如 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有弹 性的石头,刻什么样长什么样,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或一 堆碎料——看不到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儿童。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 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 乱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接着说,从你的陈述中我可以感觉到,这位家长确实很用心,但实际上她 的行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监视‛。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 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愿,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 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现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家 长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教育的差异主要 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个做父母的在开始时都铆足了劲,要把自己的孩子教 育好。但儿童教育是件最重艺术,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艺术的人才 会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乱用力,只会把事越做越坏——这可以解释你这位同 事的孩子为什么会每况愈下。 我接着分析这位妈妈,她在孩子面前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权威的角色,因为 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 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会 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清楚的认识,他只是经常感 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 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过 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 出现)。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 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 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我们成人不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吗。 朋友说,是啊,经你这样一分析,觉得真是这么回事。看来以后要少管孩子。 我点头说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想法总结为一句话:‚不管‛是最 好的‚管‛。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