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223 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或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得当。 圆圆大约 4 岁时,我和朋友小于带着圆圆和小于的小女儿暄暄到老虎山公园 玩。我们沿一条小土路往山上走,两个小女孩跑在前面,她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 干干净净的。我和小于跟在后面,一边聊天一边关照着前面这两个让人赏心悦目 的小姑娘。 她俩走着走着,突然都四肢着地,手膝并用地在土路上爬。我和小于看到了, 都赶快喊她们起来。她们不听,还在那样爬,我们就跑过去,把她们都拉起来, 给她们拍拍土,批评她们把衣服弄脏了。两个小姑娘显得不高兴。 这件事像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一样,我转眼间就忘了。直到几年以后,圆 圆小学四、五年级时,她有一次批评我不好好理解她,忽然提起这件事。 圆圆说那好像是她第一次爬山,她当时和暄暄在前面走着走着就觉得很好奇, 这明明是在往山上走嘛,为什么叫‚爬山‛呢。她们觉得‚爬‛这个词好玩,为 了让自己真正‚爬山‛,决定四脚着地爬一爬。结果她们刚开始‚爬‛,我们就在 后面叫起来,弄得她们很扫兴。 我听圆圆这样说,才想起好像有这么回事。我又心疼又后悔地问圆圆:你为 什么当时不说出你们的想法呢,要是妈妈知道你们是这样想的,肯定不会阻拦了, 你们的想法多可爱啊。圆圆说,当时我们那么小,心里那样想,可嘴上一下说不 出来。你们要是慢慢地问问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也许我们能讲出来。圆圆接着 批评说,大人就是经常不动脑筋,瞎指挥小孩,还总是怪小孩不听话。 圆圆的批评让我心服口服,是啊,爬山为什么不可以‚爬‛呢,‚爬‛是多么 趣味横生的一件事啊。衣服脏了可以洗,磨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就为了怕弄脏 衣服这微不足道的理由,就把孩子这样一次充满乐趣的尝试给破坏了,唉,真是 失误啊。 这种失误有多少,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去想。假如时光重走一遍,我一定会做 得更好些,绝不那样武断地对待孩子。 儿童的意识发育和语言表述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东西想到了,但说不出来, 或者是说出来的和他们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他们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是听话或 不听话,顺从或反抗,欢笑或哭泣。大人不要简单地认为前者好,后者不好,不 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孩子‚听话‛。一定要从他们的各种表达中,听出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