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267 用心理学来治疗我的恐惧看来比较难。我常想,如果这个问题能在我幼年时 代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我仔细回想惧怕的根源,觉得可能和我母亲也怕这种小动物有关。 我依稀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突然看到这种小动物时那种惊恐的神情。 当她发现我也害怕这种小动物时,就很注意保护我不被吓着。比如哥哥要是拿这 种小动物玩具来吓我,妈妈就会批评他说,你不知道妹妹怕这个吗?这对我可能 也是个心理暗示。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已被种上这样的恐惧,并深为此事苦恼,那我就希望我 的孩子不要有这类困惑。尤其女孩子,容易害怕什么,这方面我们就很留心,尽 量让圆圆什么都不怕。 我带着她观察和欣赏各种小动物,玻璃箱里的蛇,土坯下的潮虫,甚至欣赏 蜘蛛。 本来我有些害怕蜘蛛,但怕得不太厉害,可以忍受,为了让圆圆不害怕,就 硬着头皮和她一起观察,最后甚至大着胆子用手去抓。我表面上总是做出一点都 不害怕,甚至是喜欢的样子。而对于我最害怕的那个小动物,则多次让她爸爸领 着她去看。 她爸爸在和圆圆一起看时,故意以欣赏的口气谈论它,暗示这个小动物多么 可爱。 不知是遗传还是受到过我某种表情的暗示,圆圆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动物时, 似乎也有些要躲的意思。经不住爸爸的引导,慢慢就接受了。现在她一点都不害 怕这种动物,也不害怕别的小动物。有些小动物她不喜欢,但最多是不用手去抓 它们,不需要忍受任何惧怕的痛苦。 这方面我得出的几条经验是: 第一,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比如 圆圆小时候我从来不让她知道我怕那个小动物。在给她讲故事时偶然会在书上遇 到。要是按以前的样子,我会吓得一下子把书扔掉。但为了不吓着圆圆,就硬是 忍下来了,找个借目赶快翻过这一页就是了。爸爸领着她去看那个小动物时,我 只是假装去做别的事,不让她知道我是因为害怕才不过去一起看。等她长大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