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98 文化财富。进人现代社会,我们的科技进步了,可是居然越来越不会学自己的母 语了。 我们的语文教育越来越趋向工业化思维。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和 考核,消灭着语文这个学科中特有的千变万化的魅力和它的丰富性。母语学习本 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现在它被异化了,变成一件枯燥而扭曲的事情。语文课 越来越变态为一种近乎折磨人的活动,难怪那么多的孩子们越来越不喜欢学语文 了。 学语文到底该学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语文教学改革是个宏大课题,需要深入研究,任何个体都无法给出权威的答 案。但我们毕竟有一些有效的经验,可以运用于当下的学习生活中,取得明显的 效果。 从许多人的经验及各种资料中可以归纳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 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试用过许多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 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①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如果我们想 让孩子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这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 备了一匙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 现在中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但这些课基本上不是孩子手里拿本书去读, 而是教师讲‚阅读方法‛,学生做‚阅读题‛。这宛如当一个人需要喝水时,旁边 的人就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一大堆关于喝水的知识,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 题;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却从来不肯递给他。 国家每年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投入大笔资金,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只不过是 阁楼顶上落满灰尘的一只旧纸箱——仅仅是说起来有那么个东西,实际上跟学校 的日常教学生活毫不相干。孩子们一直处于‚阅读贫困‛中,学校语文教研会的 讨论主题经常是‚如何讲好阅读课‛。 ①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年 6 月第 2 版,20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