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118 会撒谎。她说她能原谅孩子丢东西,但不能原谅她说谎骗人。 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的气愤,但这件事让我听得内心隐隐作痛。这位妈妈只看 到了孩子丢东西的过失和撒谎的过错,却没有细心体会孩子在那些日子内心所受 的煎熬。 我对这位妈妈说:就这件事情中孩子的表现,应该不叫说谎,她只是想隐藏 一件事。孩子丢了东西,根本不是你以为的没事人似的,她内心其实很痛苦。正 常情况下,孩子应该寻找父母帮助解决,可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去寻求你们的帮助, 宁可以拖延和撒谎来应付?这是因为她没有把父母当作不幸的分担者。孩子这样 的反应肯定是出于经验,我可以猜测,在你们以前的生活中,一定是孩子一做错 了事,总会遭到批评,是这样吗? 这位妈妈想了想,点点头说,我们对她要求是挺严的。 我说,你们认为严格对孩子好,但孩子可不觉得好。她知道,这件事告诉了 父母,不但词典不能找回来,还会挨一顿批评——她干吗要把一件坏事变成两件 呢。所以她宁可选择隐瞒。 这位妈妈有些吃惊地说,这样分析是有些道理,不过我们从来不打不骂孩子, 她做错了事,只是批评她几句,最多罚站一会儿。这有什么呀,哪个孩子不挨父 母批评呢。再说,纸包不住火,靠说假话拖延那么些天有必要吗? 这位妈妈不知道儿童其实十分好面子,大人以为无所谓的事,儿童往往会看 得很严重。我们绝不能以我们的感觉来衡量孩子的压力。大人经常随口批评孩子 几句,就像说平常话一样,可它们给孩子留下的,却是非常消极的情绪体验。尽 管孩子也知道纸包不住火,事情用不了几天终会露馅,但为了逃避大人训斥,她 就能拖几天算几天,这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并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紧张,那几天其实她天天都生活在紧张之中。不管 成年人还是孩子,为隐瞒一件事而不断撒谎,是很痛苦的,事实上没有人喜欢撒 谎。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 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孩子在潜意识中已不信任家长,并且排斥家长。作为主动 方和强势方的家长必须要进行反思,必须要改变自己了,否则以后可能会因此产 生一系列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