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209 与此同时,家里的‚记功簿‛还一直在增加内容,但没有一次是记录她考试 成绩好。我们一直认为小学期间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考试分数 的过分关注,对排名斤斤计较,其实都是对学习兴趣的消解。当孩子被大人引导 着去关心分数、关心排名时,他就不会对学习本身有兴趣了。学校方面对成绩已 有足够的渲染,如果家长再推波助澜,非但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没有促进,反而起 了反作用。 所以上小学期间记录的内容无非还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帮妈妈洗碗, 洗得干净‛,‚二胡拉得好‛,‚学会了切土豆‛等。到学期末,也记一下她总共在 本学期得了些什么奖,这主要是作为备忘。此外还记一些她写的‚诗‛,很幼稚但 有童心在里面。 她 10 岁上初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开始不习惯,想家想得哭。她第二周 回来说这周没哭,我就赶快给她记下‚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这一时期的‚功绩‛ 基本上都和她住校生活有关:‚被子叠得整齐,受到老师表扬‛,‚自己洗衣服,洗 得干净‛等。这些是她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和成 长。有一次她和我发生争执,辩论中我们情绪都有些不快。但她不是偏激地维护 自己的观点,而是能一边辩论一边思考,一旦认识到妈妈说得有道理,就中止辩 驳,然后和妈妈一起理清思维。这是她的成熟,也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也把这件 事记到小本上,并奖一朵小红花。这让圆圆进一步明确,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 而不是为了驳倒对方。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已越来越有主见有个性了,她很快成熟起来,画小 红花的奖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最主要的是圆圆个性、思想、学习等方面表现出 稳定的良好状态,我们更注重的是和她的交流沟通。所以她上初中二年级以后, 小本基本上就再没记什么,很自然地停下来了。 现在圆圆上大学了,‚记功簿‛已成为我家的一件‚文物‛,成为她幸福成长 的见证。我们感觉,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圆圆, 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 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质。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 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 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