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320 这个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孩子就这样痊愈了,这让我对‚多动症‛有了更 多的疑惑。 2007 年夏天,国内权威报纸之一《北京青年报》发表署名记者赵新培的《多 动症儿童,暑期就诊增三成》一文。文中引用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郑毅 教授的话说‚北京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发病率已经高达 4%-5%‛。 2007 年 10 月 7 日,同一张报纸上又刊登一位叫朱珠的人写的《儿童多动症,告 别红处 方》,称 ‚据 权 威调查 结果显 示, 我国 学龄儿 童的多 动症 患病 率为 4.31%-5.83%‛。按照这个比例算下来,估计全国共有患儿近 2000 万!我又从网上 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资料显示近年世界各国都有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统计,一般从 4-14%不等,例如美国的发病率为 10-20%,个别国家甚至统计为 40%!什么疾病 的发病率能达到这么高呢,传染病也不至于此吧。这么大面积发作的全球性公共 疾病,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这时我看到了两本书,一本是德国自然科学家、最佳医药记者耶尔格,布勒 希的《疾病发明者》;另一本是美国著名记者兰德尔,菲茨杰拉德的《百年谎言》, 这两本书都用翔实的资料和和透彻的剖析,揭露了现代医药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陷 阱‛与‚黑幕‛。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儿童多动症‛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无端 地被制造和扩大化的‚疾病‛。 看完这两本书后,我又上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同时重新翻阅了美国著名 教育家、神经病学博士蒙台梭利的教育论著,把所有的资料综合起来,基本上可 以得到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许不能绝对地说‚儿童多动症‛这个病不存在,因 为它到目前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事;但就目前的诊断概念来说,它是不真实的。 当下对该疾病的诊断如同把所有咳嗽几声的人都断定为肺癌患者一样毫无道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一、从名称的变迁,看疾病的无中生有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人们企图用医学解释一切需要改善和校治的现象。孩子 ‚不乖‛自古就令许多人头痛,于是这个问题进人了医生们的视野。早在一百六 十多年前的 1845 年,法国精神科医生霍夫曼写了一本书《蓬头彼得》,描写了一 个活动过度的儿童,这提醒人们对儿童躁动不安现象的关注。一个世纪后的 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