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278 那次是带她到一个朋友家聚餐,朋友住在一楼,大家带来的三、四个小孩在 小区院子里玩,从窗户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我们在屋里放心地喝酒。可是当我们 快要吃完饭了,出来却看不到圆圆,问那几个孩子,他们都没注意。大家一下子 急坏了,酒也醒了,四处分头去找,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把圆圆找回来。原来她走 出小区大门拔草,因为对那里不熟悉,返回来时找错了方向,就找不回去了。她 哭着乱跑,越跑越远,幸亏一个路边开小卖部的好心人把她留住,给她点吃的, 让她等家长来找。 这件事对我们刺激很深,我和她爸爸此后十多年如惊弓之鸟,动不动就梦到 把圆圆搞丢了,每次都能从梦中吓醒。似乎直到她上了高中,这样的梦才没有了。 她上小学、包括初中,只要有一会儿不能确定她在哪里,我们就担心得要命。虽 然从我们内心来说,恨不得除了到学校,就把她牢牢地拴在身边,但知道不能限 制她独立做事的自由,所以就会‚违心‛地怂恿她自己去做一些事。 这一次独自乘火车,是我告诉圆圆说,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在假期中陪你 去看爸爸,你愿意的话就自己乘车去吧。她听了这个建议,开始有些疑虑,但经 不起我的怂恿,转而就有些跃跃欲试。 在她走之前,我心里其实很焦虑。我不停地设想,不停地告诉圆圆遇到这个 事该如何,那个事该如何。可能是我设想的意外太多了,圆圆突然说‚你说得那 么害怕,我都不敢走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忧虑过度,过分渲染危险,吓着孩子 了。 事后我反思,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脸愁容和 不放心。要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 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 事实上,圆圆来回一切都很顺利,虽说两头都有人接送,但这趟独自乘车的 经历仍然让她觉得骄傲,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年她 10 岁时,我们已迁居北京,她暑假要从北京去青岛看望从小一起玩 耍的朋友小哲,也是来回独自乘火车。我们从北京送她走时,她说返回时不要来 军站接她,她要自己从车站回家。我当时嘴上答应了,但有些不放心。从北京站 回家需要先乘地铁,再倒公交车,上下公交车都要走较远一段路,这其实比从北 京到青岛这段路还复杂。所以她回来那天,我还是跑火车站接了,而且到了站台 上。除了不放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几天不见很想她,急于看到,以为这样也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