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
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for download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V1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77 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 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 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至于背诵作品中一些‚文字优美的段落‛,更是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果段落真优美得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如果‚优美段落‛是家 长选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它优美,这样的背诵就没什么意义。阅读是一种润物 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 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背诵一段孩子并 不喜欢的文字,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 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 段。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这个意义,体会出那个感 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 他的阅读给出怎样无功利的言行。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 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 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 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 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①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读书,他给孩子的钱,孩子大多用来买书了, 一套几十本,没几天就读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却很差,不知是怎么回事。 我问他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他说基本上都是漫画书——难怪。 我对这位家长说,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 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 ①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年 6 月第 2 版,202 页。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