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55 因为英语考试时说话,被老师罚抄单词,从第一课到第十四课,每个单词罚抄 10 遍。这个孩子当晚自杀。 许多家长和教师,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一方面又把‚学习‛当作暴力 手段运用于对孩子的惩戒上。当‚作业‛变成一种刑具,它在孩子眼里能不恐怖 吗,孩子还能对它产生好感吗? 这个问题追究到底,至少可以看出这些成年人的三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孩子 中不能细腻体察孩子的心理,不考虑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满足于孩子 表面的、暂时的服从;二是自己内心不热爱学习,潜意识中把学习当作苦差事, 就会在生了气寻找‚刑具‛时想到写作业;三是权威意识在毫无反击之力的儿童 面前变得肆无忌惮,人性中的恶不小心流露出来。 惩罚性质的作业,无不说成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的第一动因只是成人在出恶 气,和教育无关。它对儿童的学习只有毁坏,没有成全。从本质上说,它只是教 师或家长对学生的一种施暴手段。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 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 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满汉全席‛人人爱吃,但如果我们 这样对待一个人,让他天天吃满汉全席,而且规定他必须顿顿吃够多少,少吃一 口就罚多吃一百口——这样做上一段时间试试看,这个人以后再见到吃的不吐才 怪呢。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 ①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认真琢磨。 反过来可以推导出,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 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 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 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还是其它事情上,都是普遍 适用的。 圆圆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写作业非常不认真,字写得歪歪扭扭,极不像 ①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出版社,2001 年 5 月第 2 版,1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