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
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for download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V1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335 精华是她对下面这个真理的有力论断: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既不可能发展 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 ‚减少干预‛,给儿童‚自由的气氛‛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和谐的儿童,这和 前面提到的绝大多数‚多动症‛儿童来自管教严格的家庭,恰形成逻辑上的吻合。 如果说真有一种药能治孩子的毛病,那么‚减少干预‛和‚自由的气氛‛应该是 最好的两片药。 蒙台梭利在《吸收性心灵》一书中说: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因而对心理 食粮的需求几乎大于对物质食粮的需求。无需恐吓或哄骗,只需使儿童的生活条 件‚正常化‛,他的疾病将消失,他的噩梦将绝迹,他的消化功能将趋于正常,他 的贪婪也将减弱。他的身体健康会得到恢复,因为他的心理趋于正常了。 社会生活变得如此细腻,会生孩子不等于会当父母,当代家长需要虔诚地学 习如何做父母。如果你家里有个‚多动症‛孩子,要改变孩子,首先和最重要的 是改变家长自己。第一步是果断地把药片扔进垃圾桶,勇敢地向孩子承认,是我 错了。这一天是家长的新生,也是孩子的新生! 特别提示 童年不会重复,吃过的药会在体内留下痕迹;被贴上‚多动症‛标签,也会 在心灵留下痕迹。 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 疗更为有效。 连续不断的心理创伤,会让孩子精神上产生很大的压力,行为发生变态,要 么成为桀骜不驯的小混混;要么成为完全丧失自我的小傀儡;要么成为无法和他 人相处的孤僻者或偏执狂——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儿童安全感、自信心的缺失。 如果说真有——种药能治孩子的毛病,那么‚减少干预‛和‚自由的气氛‛ 应该是最好的两片药。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