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233 孩子的各种情况告诉家长。但家长如何‚转达‛,要动一些脑筋,不要不分情况地 全部‚如实‛转达给孩子。一定要考虑你的‚转达‛所采用的方式及言语会对孩 子形成怎样的影响,是建设性的,还是摧毁性的,对孩子是有激发作用,还是抑 制作用。 现在有一种令人心痛的事实,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 子经常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 简直是下达给他们的‚惩罚通知‛。在他们的经验中,家长会就是‚成绩排名会‛ 和老师‚告状会‛。后果是回家轻则遭训,重则挨打。 在家长会后打骂孩子的家长,一定是简单粗暴的家长。他们大多平时不主动 和老师们沟通,只是在开家长会时或老师‚请家长‛时,才听到一些关于孩子的 在校情况。老师向他反映孩子不守纪律,或者孩子成绩不佳等各种问题,都是他 生气的理由。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不去想孩子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不去反 思自己在教育中是否有过失,不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他只是想赶快找孩 子算账。这样的家长他们对待孩子原本就简单粗暴,在家长会后处罚孩子,与其 说想‚教育‛孩子,不如说只是家长想平息自己心头的怒火,想出口恶气。但这 只能让孩子的问题变得更为糟糕。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见面,变成了让孩子蒙羞、挨训的 恐怖事件,后果只能是让孩子憎恨老师,讨厌学校;让孩子在学习、自信、道德 等方面失去上进心和判断力;而且最后多半会反映在学习上,影响学习成绩。 即使从家长会上发现孩子学习退步,不守纪律,和同学打架,甚至旷课等严 重问题,回家后也不应该打骂孩子。要先和老师好好分析沟通一下,尽可能寻找 出问题的由来。孩子不会凭空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一定是有一些长期积淀的症 结没得到解决,或是有某个外在因素使一些小问题恶化。比如一个孩子突然不想 去上学了,就要考虑他和班里同学的关系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受到某个老师的 批评而感到委屈,是否遇到了他人的威胁等;孩子的成绩一路下滑,就要考虑自 己对孩子的学习管理是否得当,观察他最近情绪如何,对什么感兴趣,主要和哪 些人交往,他遇到了什么打击或诱惑等。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和孩子沟通交流, 首先让他信任你,能对你讲出他的困惑和困难,然后获得你的鼓励和帮助。 孩子表现不好,把他骂一顿,揍一顿……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做起来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