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260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 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 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 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大约她 2 岁左右,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 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 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 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 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 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 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 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 4 个人,尽管其余 3 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 好;当另外 3 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 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 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 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 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 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 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 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 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 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