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
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for download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V1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125 同来,于是又高高举起手。老师叫他起来说,男孩子说:‚您是女的,没长小鸡鸡, 以前的老师长了小鸡鸡。‛ 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非常不高兴。下课后老师把孩子叫到办公室严厉地批评, 说他意识不好,思想不健康。 孩子觉得非常委屈,回家问妈妈什么叫‚意识不好‛。妈妈一听,心里倒没觉 得孩子有什么错,嘴上却说:你这个臭小子,脑袋里怎么尽是这些歪歪念头,你 这样说,老师能不生气吗,活该老师批评你,以后不能对老师这么没礼貌! 我这位同学只是把这当一件趣事讲给我,我也被小男孩的话逗笑了,但心里 很遗憾老师和母亲的做法,觉得她们错失了一个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和敢于表达 的机会,把孩子拉得离平庸思维和虚假思维又近了一步。 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在培养‚乖孩子‛。 在家里,家长代表‚正确‛,要求孩子‚听话‛;到了学校,教师代表‚权威‛, 不容许学生有任何‚与众不同‛。很多孩子长大后被指责为没有思想、缺少创造力, 可在他们的思想成长中,不是一直被当作鹦鹉调教着吗,不是一直被当作木偶操 纵着吗?他思想上的独立性从哪里去获得呢? 在这个例子中,老师不应该生气,即使孩子的话让她略有尴尬,也应该愉快 地予以肯定。小孩子的思想非常单纯,他想的肯定没老师想的多。既然现在是老 师做得不妥当,孩子来向家长求助,家长至少应该表示出理解,告诉孩子他的想 法没错,他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这很值得表扬;同时告诉孩子,老师不应 该不高兴;不过既然老师不习惯别人这样说,那么以后我们在课堂上就不说这样 的话。 可惜的是当妈妈的随口贬损孩子两句,她自己没在意那些话会对孩子产生怎 样的影响,但这个影响肯定是有的,并且是消极的。 另一位母亲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有一天忘记把老师发的一张数学卷子带回家,做 卷子是当天的家庭作业。为了能按时完成作业,孩子去他家楼下一个同班同学那 里借来卷子,把题目都按卷子上的格式抄下来,然后把它们做完。孩子这样实际 上就增加了自己的作业量,因为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抄一张卷子也不是件轻松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