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326 和多动》专刊,里面甚至推断多动症是石器时代的遗产。并告诉大家‚多动症在 人类早期可能属于有益的(遗传决定的)行为工具,在现代社会却成了缺点,会 危害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性。‛① 连人类千万年间保留下来的遗传特点也变成病 了。 四、疾病后果,荒谬的逻辑关系 虽然病因说不清,关于该病的后果倒是总被描述得很清楚,听起来让人忧心 忡忡。不同的资料都在说,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大多数人会出现青春期犯 罪、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等,形成反社会人格,成年后成 为酒精及麻醉剂滥用的高危人群,犯罪率较高。总之,他们的未来都是阴暗的, 甚至是罪恶的。 一个疾病最后发展为一个道德问题! 多动症与反社会人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怎样形成的,‚病症‛与‚犯罪‛之间 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它们之间的转变机理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明。但 是,相关医疗信息都在这样说。 人的一种情绪可能会影响一些生理指标,同时一些生理上的变化也可能会给 人带来情绪上的一些变化。但生理疾病和人格道德能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吗?我 们能说有高血压或肺气肿的人最后大部分变成坏蛋吗?事实是得过脑膜炎、脑瘤、 脑萎缩等脑部疾患的人,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疾病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单单是儿童 多动症就会导致道德变异? 退一步,假如这是真的,童年时期基于遗传或环境催患的一种病症,最后真 的转化为成年后的一种道德面貌,那么患者是否就无需为他成年后的反社会行为 负责,因为他自身就是个疾病的受害者。有精神疾患的人杀人不都可以免死吗? ——这样推下来,一个罪犯只要被证实童年时期有‚多动症‛,是否就可以减免刑 事责任? 五、为什么被确诊的人数越来越多 既然多动症的致病原因到现在从未有可靠的说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 多动症确诊越来越多呢。难道仅仅是误诊断吗? 其实‚多动症‛从霍夫曼最早‚发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的特 ① (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成译,南海出版社,2006 年 6 月第 1 版, 9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