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295 几乎所有的学前班招生宣传中都会说,学校为学前班配备了优秀的、经验丰 富的教师。事实上,寄居在小学校园中的学前班是很边缘化的。除了设备较简陋, 更主要地是,学校不会把优秀教师分配到学前班中。就我见识过,以及听说过的 情况来看,学校给学前班配的教师一般是教课教得不好的,或和领导关系不融洽 的。校长没法让这些人回家,就正好把他们放到学前班。 也有的学校师资比较紧张,从外面聘一些退休老教师。从概念上讲,退休老 教师‚经验丰富‛。事实上,她们(几乎全是退休女教师)大多数人对学龄前儿童 的教育并没有多少研究。所谓‚经验‛,只是当年教小学生的一些方法。而且由于 我国几十年来小学教师人职门槛较低,许多小学教师文化或教育素养较低,她们 的工龄可能有四十年,但并非有四十年的‚教育经验‛;往往只是把一种工作经验 使用了四十年。那些‚经验‛原本对小学生就不太合适,更不用说用在学龄前儿 童身上。 所以,现在的‚学前班‛,并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它基本上就 是小学一年级的缩写本。虽然学前班的课程比一年级的少些,孩子玩耍时间多些, 上学和放学时间也比一年级孩子自由些,但总体教育模式和教育价值取向却和一 年级一样。 从上课形式来说,孩子们每人有了一张自己的固定课桌,有了上下课,有了 作业;从内容上看,学习的一般都是拼音、写字、英语单词、100 以内的加减法 等。老师总是要求孩子们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手放到背后,认真地听课,每天要 孩子们在作业本上一遍遍地抄写生字和拼音,并给孩子打出成绩,甚至还要布置 家庭作业。老师们的目标是把孩子驯得听话,识一些字,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的。 这让老师们很有成就感,这些‚成就‛往往也被小学校领导和家长们认可。特别 是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学前班学了认字和写作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输在起 跑线上‛。 可是,这些是‚赢‛吗? 学前班那种死记硬背的、毫无创造性和发现乐趣的学习,即使放到小学高年 级学生那里,也够僵硬的,更何况放到学前儿童身上。学前班有上课、有作业、 有纪律,却没有智力活动。学前班教学让儿童付出的多半是一些畸形的、消极的 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那些没有让儿童每天都发现周围世界各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