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240 的女儿长达 24 年,并对其实施性迫害,致使其生下 7 个孩子。并且他还虐待他的 老母亲,把她关在阁楼上,经常让她忍饥受冻,直到死去。当代社会为什么还存 在这样的‚超级野人‛?媒体挖掘的一些报道应该能说明问题:约瑟夫在童年时, 经常遭受来自母亲的暴力和虐待。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很典型地说明,畸形的家庭教育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 恶果。 在严厉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性格内向,缺少人际沟通能力, 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坏脾气,甚至是堕落等等。也有生理上的反应, 如呕吐、腹泻、胃肠疾患以及失眠等。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 事都是深刻地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每件小事都是最初抓在手心中的那把雪,可 能滚成一个硕大的雪球,对未来形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像一个比喻说的那样, 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场龙卷风。 现实生活中当然有一些事例佐证着‚不打不成才‛的观点。 2005 年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沈阳一个 13 岁女孩,在一个国际青少年钢琴 大赛中获得冠军,而这一佳绩居然是她的父亲在三年时间里抽女儿 400 个耳光得 来的。这仿佛是一个典型的‚不打不成才‛的例子,它不知会让多少父母相信用 耳光可以促进孩子‚成才‛。 可是,一个平均两三天就要挨一记耳光的孩子,尤其是个女孩子,她会成长 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耳光打在皮肤上的痕迹很快会消失,但留在心理上的创伤能 消褪吗?女孩要长大,她将不只是个‚弹钢琴的人‛,她还会是个有很多种角色的 人。作为更多的角色,她将会表现出怎样一种面貌呢?如果说这个个案有代表性, 它不代表一种成功教育,只能代表一种畸形价值观下危险的做法。它在用一个单 一成就,去赌孩子人格健全与一生的幸福。 我曾见过一位母亲,她得意洋洋地说:孩子就得打,我那孩子,只要揍一顿, 或臭骂一顿,立刻就听话了。可以断定,这位母亲只能在孩子还未成年时,在着 眼于某一孤立事件时,并且在她毫不关心孩子的幸福感时有这份得意。她的得意 不真实,也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