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妈 妈 胜 过 好 老 师 280 是夺走了他的一个锻炼机会。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正是由于他一直 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吗?培养他照顾自己的一个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来了,家长却 又要夺走。三是因为这件事家长和孩子发生意见冲突,并且最终使孩子屈服于家 长的安排,这让孩子觉得他的意见总是得不到尊重;这会让孩子要么逆反,合理 很重,要么毫无主见,而且也很容易形成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思维方式。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 考虑的是自己的担优,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 炼机会。 放手不是冒险,而是让孩子通过种种实践机会,锻炼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 学会防范危险。如果家长总是怕孩子出意外,总是保护得严严的,将来他真遇到 什么事,可能还没有能力和勇气应对。这如同担心孩子摔跤,就不允许他去学习 走路,结果是他将来会走得更为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度呵护也给孩子的安 全留下隐患。 至于安全问题,家长应该和学校共同探讨,把出行方案好好研究一下,把每 个细节推敲好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另外家长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让他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可能早地让孩子独立去从事 各种活动。一旦觉得可行,就高高兴兴地让孩子去做。 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自身事业很成功,他们的儿子也极为出色。孩子从小 到大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一直担任班长等重要职务。在高中繁忙的学习 中,这个孩子不仅承担了很多学校和班里的工作,还去企业拉赞助,成功地和同 学们创办出班刊。我找机会和他妈妈聊了一次,从她的话里却听出了他们作为家 长的智慧。如果要概括他们的做法,最基本的就是‚让他自己去做‛,他们把这件 事简直操作得像个奇迹,说来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孩子上幼儿园时,从幼儿园 到他家需要乘三站公交车。到孩子 5 岁上幼儿园中班时,他们觉得孩子已完全知 道该如何从家乘车到幼儿园,而且从公交车上下来不用过马路,站点不远处就是 幼儿园,路上的注意事项也讲过多次了,于是家长就提出要孩子早晨自己上幼儿 园。傍晚回来时需要到马路对面乘车,家长就只是晚上来接他。开始几天家长不 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观察,确认没什么问题了,以后就真撒手了。孩子很安全地 度过了整个幼儿园时期。他们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分外成熟。到孩子 7 岁时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