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activate JavaScript!
Please 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for download

滨华校史

27滨华中小学・88周年纪念特刊 27滨华中小学・88周年纪念特刊 1. 草创岁月(1923-1939年) 在殖民政府统治的年代,先贤们为了办学, 面对不少困难。英殖民政府于1920年及1924年 分别颁布《学校注册法令》及《注册学校津贴 条例》。这时期的华文教育虽然遭到法令条例 之干扰与管制,但先贤们坚持华教本质之办学 理念,在各种限制下,华教蓬勃发展的趋势依 然持续。 1923年夏间,巴生侨领杨古杰、苏法聿、谭 长进、郑受炳、陈北平为了让失学者及成人有 受教育的机会,发起创办华侨夜学,租巴生南 区(早期巴生行政及商业区)甘榜亚答福音堂 右边店屋,学生百余人,皆为成人。同年8月27 日举行成立典礼,首任总理是谭长进、财政杨 古杰,校长陈智民。 1926年,学校迁至巴生北区中路口店屋, 增办日学,改称华侨学校,总理黄东升,校长 吴炳文。 1929年,学校再度迁到店屋对面的36间民 房,学生37名。据校友回忆说,初时租用第三排 民房其中八间作为校舍(一排有12间民房)。后 来再租用两三间。总理卢耀仙,校长何子瑚。 何校长办学有方,学生逐年增加,平房教室有 限,学生拥挤。 1929年代结束之前,巴生拥有9所新式华 文小学,华侨学校即为其中之一,体现了先贤 们办学的精神。 ·1923 年华侨夜校校址(2011 年之上述建筑物外貌) ·1926年租用中路口商店为教室(2011年中路口店屋外貌) ·1929年中路口36间民房(2011年中路口三十六间民房)

Pages 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