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滨华中小学・88周年纪念特刊 35滨华中小学・88周年纪念特刊 为容纳更多滨海区学子进入本校求学,本校继于1956年筹划添建校舍,并发出募捐宣言如下: 1957年,本校添建两层楼教室8间,供中学部使用,中小学学生人数增至2千余名,教师60余名。 1958年,小学部接受政府全部津贴,校名易为“华侨标准型华文小学”从这一年开始,中小学的行政 分开。小学校长为邱华胜先生,何友智则专掌华侨中学校政。 巴生华侨中小学校添建校舍募捐宣言 三代兴学,立教育之良规,百年树 人,本国家之大计,英才乐育,桃李成 荫,国器陶成,栋梁有待。本校自创办以 来,垂卅二载,赖当地热心人士之鼎力支 持,又得董教学三方面之精诚合作,校务 得以蒸蒸日上,而成绩大有可观。惟近年 来,适龄学生,人数激增,统计全校已达 二千多人,济济跄跄,可谓盛矣。乃编为 52班,分上下午上课,秩序井然,信可 乐也。然巴生乃工业之区,适龄儿童, 不得校门而入者,大有人在。董事部诸 公,有鉴及此,乃于6月12日,召开董事会议,一致通过筹建新校舍,同时扩大组织添建 校舍筹款委员会,选出委员25名,以负全责,拟在本校前面左边空地,建筑钢骨水泥洋楼 一座,上下八间教室,而新校舍图测,已得政府批准,惟工程浩大,必须钜款方可兴工, 爰于7月17日,召开第一次筹款委员会会议,议决募款及奖励办法,分头向各界募捐,诸 公望重南邦,量涵沧海,解锦囊以兴学校,见义勇为,襄美举必表同情,当仁不让,涓流 纵细,同归可沛江河,寸壤虽微,渐积必成山嶽,所望仁翁慷慨为怀,多多益善,疏财仗 义,绰绰有余。庶几广夏万间,杜子美之徽名足式,巍楼百尺,陈元龙之令誉堪钦,[华] 国文章,三代六朝随讽诵,“侨”胞子弟,千秋万载任絃歌,行见黄帝子孙,更加优秀, 中华文化,愈益发扬。微特同人之幸,抑亦学子之荣也。谨此宣言,统希垂察! 1956年9月1日 ·1957年建竣之双层楼校舍